具有独特审美的“物哀”,蕴藏着深刻思想
2023年03月05日

日本美学三部曲——“物哀”,了解的越多,就越能更深层次的了解美学背后的深刻内容,以及精神价值的体验。“物哀”的直观和感动的感知,蕴藏在类似于“世界苦”这种特殊的审美哀感之中的体验。总而言之,现世中的诸多事象在某个特定的时刻,会将我们内心的“物哀”唤起,而“物哀”就隐藏在我们幽暗的内心深处。它的具体内容可以是高兴,有趣乃至可喜可贺的、优秀之事,在这种积极的生活感情中“物哀”就隐蕴藏着深刻的体验内容。

作为一种背景感情,它本来的情感色调就带有一种哀感,这种哀感和浮现在表层的“高兴”“有趣”等积极的情感色调相混合,产生了一种不能用概念定义的、微妙的情趣和氛围。在日本平安时代作为一种审美感情的“哀”,在贵族华丽的生活中,都可以看到这种特殊的情感构造。有兴趣可以看看日本小说或电影《源氏物语》,了解一二。

在人类生活的深处,积极的生活感情节一直以某种形式存在着。以这种根本的或者说无意的、积极的生活感情为基准,我们在生活中去适应它昂扬它、反驳它、毁损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或喜或悲的感情体验,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感情,而逐渐面目清晰并被我们意识到。虽然纯粹的精神性的欢喜和忧愁是无法用单纯的来定义和衡量的,但在我们就只研究人类一般感情生活中的根本关系。如此看来,像喜悦这样的积极感情,若是不带有特别强的动因就很难拥有鲜明的轮廓,也就很难被我们意识到。

我们会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似乎在现实世界中,这种积极感情动因的客观事态并不多见。但与此相对,像悲哀和愁苦这样的消极感情体验,却经常在现实生活中被人们敏锐地感觉到,所以我们会觉得似乎带有消极感情动因的事态充斥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从“审美态度”出发,感觉自然和人生的种种现象,并对其有深刻的体会,如此,审美直观就会慢慢参透到终极的“存在根据”之中,于是“物哀”的空间美学就超出了心理学以及字面意思的意味。悲哀愁苦不只悲哀愁苦,而变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概念。

我们看到破旧的房屋、手触旧日的器皿,怀念故友,都由衷的心生感动,为这种感动而感动,这既是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活动方式,就像西方美学观点认为“悲壮”和“悲”属于“审美异相一样,“哀”之所以能带来一种特殊审美满足和快感,都是因为其特殊的审美对象。总而言之,“物哀”作为特殊审美范畴,其审美内涵的形成,就是这种审美快感和审美满足不断丰富的过程。

总之,我认为审美意味的“物哀”,若是想要超越其心理学意味并克服其中的感情内容的局限性,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从根本上扩大狭义心理学意味的“物哀”的动因,通过这种形而上学的扩大和深化,“物哀”中的一般感动转化为了特殊审美价值。

二是在面对主观的,能够催生出狭义的哀感与怜悯的事物时,通过意识的重组和再构来超越这种消极的特殊感情,由此获得一种特殊的审美满足。

旧物做为其中的情感背景,是剩余在生命里的温暖。尽管,它可能已经破败、腐烂或者死亡,但它们留存的时光,总是以宁静的姿势,抚慰着我们想念土地和亲情的心灵。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021-56979760
  • 分享到:

    © 2015 AMOREPACIFIC.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介绍 使用条款 隐私政策 沪ICP备14046291号-2

    亭颐空间设计 商务茶空间设计 商务会所设计 商业空间设计 餐饮设计

    地址:上海静安区江场路1398号B309室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10:00-19:00;

    亭颐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