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的体验来讲,心理层面的情感已趋向用空间来表达
2023年03月06日

首先若是进一步剖析物哀的“审美概念”,那么就要在一般意义上对其进行概念上的分析。关于“物哀’”这个概念的多义性,我们一方面要参考现在的一些可信度较高的词典,从一般意义上对其进行探讨,另一方面还要注意分析著名的“物哀”研究者的观点,当然也要参考当今的一些学者的观点。从研究发现其实“物哀”是比“侘寂”更早出现的美学概念。

我们对“物哀”在特殊感情即悲哀、忧忍这个方面的内容,是怎样逐渐接近美的概念的过程进行分析,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角度,在审美内容的本质中寻找与“哀”的感情相照应的因素,在审美内容本质中寻找与“物哀”的感情相对应的因素。

简单来说,就是考察在悲哀的感情中是否含有一些接近美的因素的东西,或者考察美之中是否本来就含有一种哀愁的元素。

既然谈到了审美本质,那么就至少要在一个基本的范畴内做研究。比如悲剧美( 悲壮作为一个特殊的审美范畴( 也有观点直接将悲怆作为基本审美范畴的,在此不做赘述),它的本质之中就含有悲哀、愁苦的因素即使在一些基本范畴之内,比如崇高(壮美)和幽默在其体验中也或多或少地含有一些哀愁或苦痛的感情因素,这种不快感与快感相互结合,最终形成了一种“混合感情”。但这仅仅是从心理学角度去考虑的,还不能说明物哀中的“哀”是怎样与美的本质产生联系的。

若是将物哀中的“哀”视为一个派生的美学范畴,那么它就一定与美学基本范畴有一定的归属关系,换句话说它应该是建立在“美”这个基本范畴之上的。这是因为作为审美概念的“哀”就是从“哀愁”这样的感情转化而来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美”的“脆弱性”是“美”的本质属性,所以这种脆弱性和“哀愁”的感情,这两个审美概念之间就一定会有审美上的联系。

但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要探索作为一种审美概念的“哀”与“美”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明确在这之前只具有普通意味的“哀”(“哀愁”)这样的感情和“美”之间的关系,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在这里说明一下,在考察的过程中千万不能将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

尽管“脆弱性”和“崩落性”这样的客观性质与我们精神层面的“哀”的特殊感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却不能直接将“美”的本质与普通意味上的“哀联系起来。那是因为“脆弱性”和“崩落性”反映的是“美”的存在方式,并不是指我们通常理解的物质形态上的易崩易坏。美的“崩落性”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中美的存在方式,它只是我们从现象学的角度反省的一种反映。

因而反映这种“崩落性”和“脆弱性”的悲京(“哀”)感情,在原本美的体验中,是无法被直接意识到的。历来直接反映“美的本质”的纯粹感情,不管在何种情况下都是一种明朗、和谐而快活的满足感,只要它没有变形成为一种特殊的“范畴”,通常是无法在其中直接感受到悲哀、忧愁和苦痛这样的感情的。

随着“美”的感受性的发展和审美体验过程的不断丰富,作为一种本质谛观的现象学反省会变得更加敏锐,并且会和纯粹的审美体验结合得越来越紧密,以这种自然的精神倾向为基础,一种特别的审美意识会逐渐发展并不断壮大。



  •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021-56979760
  • 分享到:

    © 2015 AMOREPACIFIC.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介绍 使用条款 隐私政策 沪ICP备14046291号-2

    亭颐空间设计 商务茶空间设计 商务会所设计 商业空间设计 餐饮设计

    地址:上海静安区江场路1398号B309室 营业时间:周一至周六,10:00-19:00;

    亭颐公众号二维码